進觀光休閒學系三甲
學號: 2094404019
姓名: 劉立慧
資料來源: http://club.pchome.com.tw/photo/myimg_list.php?
club_e_name=towa800&book_id=15
「東海」是澎湖近2、3年來新興開發的海域,大部份的活動以生態旅遊為主,內容包含踏浪 、水中餵魚秀、浮潛、海釣、抓海鰻、抱礅、柵網與各無人島巡航,介紹澎湖獨特及稀奇的岩石為主 ,非常適合親子團或者是想嘗試不同於北海水上活動的旅客。
這是鳥嶼與澎澎灘空拍,在大退潮時,可以直接從鳥嶼走到澎澎灘,由於會經過候鳥保護區,所以目前東海的業者不會帶遊客走這條路線,避免干擾到候鳥的生態。

在帶領遊客搭快艇參觀東海島嶼時,還會教導遊客如何自駕快艇,並且了解如何簡單的辨識航道與方位,並且體驗到開小快艇的樂趣.
小丑魚遊客服務中心位於水族館旁邊的崎頭碼頭,由於是整棟建築物,所以很好認。半潛艇(70分鐘:350元)&觀光牧場(2小時:450元)航班:8:00,9:20,10:40,13:30,14:50,16:10 夜釣小管(2小時:600元)航班:19:00,21:00

從位澎湖水族館的歧頭港搭船出發,約10分鐘的船程,即可到達員貝嶼,員貝因島形似一扇貝覆蓋水面而得名。員貝嶼西北至東北岸的海崖及海蝕平台附近,有各種型態的玄武岩柱狀節理,或傾斜、或倒臥、或彎曲,造型多樣且特別。北岸有一傾斜狀柱狀玄武岩,當地人稱為「石硯」,而在石硯東方的不遠處,還有一獨立海蝕柱被稱為「石筆」,從不同角度觀賞,還能呈現不同的造型,甚是特別。在島嶼的東北側的海崖上,有一彎曲的柱狀玄武岩,彷彿「百褶裙」般,這些景點都是當地居民引為自豪的自然景觀。島南部有一向南突出的小半島,大退潮時可走到對岸的沙港村,但由於此處珊瑚礁遍佈,行走其上將嚴重破壞珊瑚礁生態,並不建議遊客前往。
在員貝嶼北方,有一新生成的沙洲島嶼-「活龍灘」,十多年來受海流的作用,附近的珊瑚碎屑堆積成一條約一公里長的沙洲,而受到海流大小與方向的影響,活龍灘的形狀與大小常隨時間而變化,還真像一條活龍。因為此處也是燕鷗選擇的棲地之一,縣政府便將此地的四分之三,劃設給夏季訪澎的燕鷗,作為繁殖的棲地,另外的四分之一則提供觀光遊憩之用,在暢遊水上活動之餘,亦能欣賞鳥類的自然生態,這裡已成為觀光與保育雙贏的好例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